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适度贸易保护有助于遏制极右势力
2024年6月1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汉堡出版的德国《时代周报》以"恰到好处地反抗中国"为题,赞扬欧盟出台的对华汽车关税具有分寸、讲究外交、同时不失坚定。
"当前形势和未来风险很容易就能勾勒出来:目前欧洲大约有250万人直接在汽车产业工作,不同程度间接依赖汽车产业的就业岗位数量还要再翻五倍。汽车产业不仅仅是德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也关乎欧洲福祉。"
"然而,这条贯穿科研、生产、销售的价值链受到了威胁。越来越多的汽车不再是在沃尔夫斯堡等地生产,而是来自海外。尽管数量上暂时还不是太多,但情况很可能很快变化。比如,比亚迪在中国本土市场以大约9000欧元的价格销售'海鸥'小型电动汽车,并希望从明年起向欧洲出口该车型。它会进行一些升级以适应欧盟的安全要求,因此肯定会更加昂贵,但即便如此依然比绝大多数欧洲产的小型电动汽车便宜得多。"
"短期而言,这可能有利于消费者,但是一个牵涉数以十万计就业岗位和几十亿税收得重要行业将受到竞争对手之重创。……这并不是盲目地抹黑中国。欧盟的公务员们已经尝试弄清中国电动汽车物美价廉的具体原因,他们逐家审计了相关企业,一些企业允许欧盟查阅公司文档,另一些则没有这么做。最终欧盟方面的裁决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得益于不公正的补贴',从而对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造成了损害。"
文章随后指出,欧盟的关税决定并非残酷贸易战的开端,而是"颇有分寸、合法合理的必要抵抗"。作者认为,相比美国的100%关税,欧盟市场依然是对中国汽车开放的,北京也正因经济疲软而迫切需要欧洲市场,因此欧盟委员会非常精准地拿捏了这个时机。
"布鲁塞尔还明确指出,只有在7月4日前欧中未能达成解决方案的情形下,惩罚性关税才会生效。这是一种和美中关系截然不同的基调,旨在不招致报复,但依然具有约束力。欧盟所传递的讯号是:让我们相互对话、相互做生意,但不是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会进行自卫,我们也正在这么做。这是一种正确的姿态。如果欧盟能够把这种防御性外交思维与贸易协定、原材料供货协定、欧盟自身补贴等手段结合起来,则不失为一种非常睿智的产业理念。"
"德国汽车厂商为什么反对欧盟加征关税?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在中国的营商环境,还为自己也遭欧盟关税打击而恼火:所有在中国生产并出口至欧洲的电动汽车都将面临新的惩罚性关税,其中包括宝马、奔驰在中国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一方面,这确实令人费解。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政策的一致性:欧盟委员会关心的并不是某些特定企业的财务报表,而是整个欧洲的产业地位、就业岗位和民众福祉。"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对'中国冲击2.0'的恐惧只会削弱欧盟的强项"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盟惩罚性关税固然有着恢复欧中贸易公平竞争的良好动机,但是却有着极大的诱发保护主义竞赛的风险。
"整件事情当然有着很强的政治因素。如何计算竞争扭曲并不是什么精确的科学,而且基于产业政策的优惠也绝非中国的发明。可以想象的是,中国反制措施也调查西方车企获得的好处。届时,西方企业要想在巨大的中国市场卖车,就必须平衡掉这些好处。"
作者接着指出,从政治角度而言,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并非毫无道理可言,毕竟美国目前的反华路线很大程度上肇始于1990年到2010年间,当时来自中国的大量廉价服装、家具等低端商品导致美国经济薄弱地区的大量工厂破产、员工失业,民众增长的不满情绪最终帮助特朗普赢得总统宝座。有了美国的前车之鉴,欧洲政界担心"中国冲击2.0"会助长右翼民粹势力,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却不是应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欧洲的消费者和劳动力市场均受益于和中国的自由贸易。
"德国或者瑞士并不像美国那样,而是能够实现对华贸易进出口的基本平衡。况且,美国的惩罚性关税也并没有带来就业岗位的净增长。"
"所以,欧盟各国应当集中精力改善框架条件,让企业能够保持创新能力,从而在对华出口贸易方面取得成功。欧盟委员会寻求和北京对话,并争取同等的竞争条件,这会是一个好主意。没准中国方面也会为了政治上的和睦而做出一些让步。"
"反之,贸易保护主义竞赛到头来只会有利于弱势企业,并阻碍经济结构转型。对于经济薄弱地区,应该采取措施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尽可能避免民众被时代抛弃。而对'中国冲击2.0'的过度恐惧则只会催生新一轮的'黄马甲'运动,并削弱强者----这可不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欧盟之良方。"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