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改革只为稳固权力
2013年3月3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2400万朝鲜居民中,有三分之二人的食品供应得不到保障,数百万人不得不依赖外国的救援物资。而在首都平壤,数十万人欢庆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以及发射火箭。平壤政府以核攻击威胁美国。这种一方面经济上失败,另一方面炫耀武力的反差表明,这个贫弱的国家多么急需经济改革。新领导人金正恩也感到了压力。
在新年之际,金正恩承诺要让朝鲜成为"经济强国"。实现这一转变的典范是平壤的柳京饭店(Rygyong-Hotel)。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这座未完工建筑的废墟成为平壤市容的一大败笔。现在,风吹雨淋下的水泥骨架和窗洞已经被闪光的玻璃幕墙所掩盖。这座烂尾楼的修缮是由埃及奥斯康(Orascom)电信集团出资的,该集团2008年获得了朝鲜移动电话业务的独家经营权。朝鲜现在有180万手机用户。
外汇都归政府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指出,这一开放的后果之一是金钱的腐蚀力量开始渗透社会,因此朝鲜迈向资本主义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每一个改革步骤的首要目的都是扩大年轻的领导人金正恩权力的合法性。例如最近开始,更多的朝鲜人获准到中国工作,看上去似乎是有了更多的自由流动性,但这些人的工资直接进入了政府的帐户。同时金正恩下令加强边境管制,造成2012年只有少数朝鲜人越境逃亡中国。
在农业改革方面平壤政府也不打算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根据2012年6月颁布的一份文件,农业合作社将分成小组生产,农民可以保留30%的收成。全国7个省中的3个将于今年开始进行试点。但同2002年就已实施的一项试验一样,这里的"收成"指的是超过国家收购指标的部分,而且农民还必须将10年前获得的自留地的三分之二归还公社。农业改革的目的不是提高生产,改变供应短缺的状况,而是缩小国家对农产品的定购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距,抑制如脱缰野马般的通货膨胀,去年朝鲜的通货膨胀高达116%。
法治不确定影响投资热情
为了实现政府承诺的建设轻工业的目标,朝鲜急需投资。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因素包括这里丰富的稀土和金属矿产、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低廉的工资(大约每天1美元)以及贴近世界最大市场-中国的有利位置。朝鲜计划通过一部优惠法律以及更适应现代经济的框架条件吸引投资者。一些中国公司已经在朝鲜设立了合资企业。更多的中国商品进入朝鲜,摆上了商店的货架,街道上有了更多的私家汽车。
但观察家普遍认为,投资热潮还不会出现,原因之一是朝鲜缺乏法治安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投入的资金到位后朝鲜方面可能设法将对方排挤出局。例如辽宁西洋集团投资朝鲜铁矿,合作项目失败,损失上亿元的经验,就是这样一场"噩梦"。埃及奥斯康电信集团似乎是一个例外,或许是因为朝鲜还没有能力自行运营移动电话网络。除了资产被没收,外国投资者还可能因与朝鲜合作违反联合国制裁而面临国际处罚。
GDP也是国家机密
另一个不利于吸引投资的因素是朝鲜人口仅2400万,市场狭小,民众几乎没有购买力。此外在当地行贿官员和糟糕的基础设施带来的"附带成本"也相当高。对合资工厂里是否使用强制劳工,投资者也完全无法掌控。在朝鲜,许多数据都属于国家机密,甚至国内生产总值也是秘而不宣,在这种环境里做生意的难度可想而知。德国赛德尔基金会(Hans-Seidel-Stiftung)首尔办公室的负责人泽利戈(Bernhard Seliger)指出:"由于长期自我封闭,朝鲜拥有的经济学基本常识少得可怜。"
尽管与父亲和祖父相比,金正恩至少承认经济建设的目标至今没有达到,但这并不是一种自我批评。责任总在别人身上,不是美国的"敌对封锁政策",就是"缺乏责任感的工人们工作不努力"--就像金正恩今年3月在一次有关轻工业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其实造成朝鲜经济凋敝的原因在于官方一切以军队为首的"先军政治"。而没有军队的支持,金正恩就无法维持他的权力。
作者:Martin Fritz 编译:叶宣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