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德国行追踪报导
2005年11月12日11月10日,德国联邦总统克勒在其官邸柏林夏绿蒂宫举行盛大阅兵仪式欢迎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夫人刘永清。克勒和胡锦涛在举行会谈后,参加了德中双边共6个协议的签署仪式,其中包括德中文化协定、西门子向中国提供高速列车的合同、德意志银行与华夏银行的合作协定、在上海成立德中医院的协议、Arcor与华为合作意向书,以及德国城市太阳能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协议等。
按照合同,西门子将同中国合作伙伴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一起,向中国提供价值6.69亿欧元的60列高速列车。这批列车的时速可达300公里,将于2008年运行于北京—天津线路。高速列车在中国的车名为CRH3,项目的工程设计和计划工作将在西门子位于德国爱尔兰根和克莱菲尔德/于尔丁根的工厂进行。首批三列车和一些重要部件也同样在德国制造,其余列车的生产将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进行。
签署仪式过后,胡锦涛主席和克勒总统共同与媒体见面。克勒总统对德中关系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联邦总统称赞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消除贫困领域,这显示出中国的开放政策是成功的,使得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于中国政府敢于开辟新途径的做法,克勒总统表示敬意,但他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周四晚,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西门子公司监事会主席冯必乐在胡锦涛下榻的阿德龙饭店举行盛宴迎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面对参加晚宴的德国经济界200多名代表指出了中国今后20年的发展目标。
德中两国贸易关系近些年来迅速增长,目前双边贸易额高达近550亿欧元,双方的目标则是在2010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1千亿欧元。在胡锦涛到访柏林的周四上午,德国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德中行业论坛在德意志银行柏林总部召开。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是中国未来10年基础设施的扩建给德国企业带来的商机,以及两国如何在技术革新领域进行合作。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图曼在讲话中指出,德中两国在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的同一个问题是如何求得生存、保持不败。而问题的答案便是革新。出席论坛的即将卸任的联邦经济部长克莱门特谈到了一个与技术革新密切相关的话题,即中国普遍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他呼吁中国政府方面应加强有关立法的努力。
克莱门特说:“我们的企业愿意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在平等的基础上在中国开展业务。在此请恕我直言,如果我们的公司受到压力必须进行技术转让,那么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尤其对中型企业来说,他们会感到被挤出市场的威胁。因此,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持续不断地努力,保证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
星期五上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即将就任联邦总理的德国基民盟主席梅克尔女士举行了会晤。 双方主要就经贸关系、环保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举行了磋商。据基民盟负责外交政策的普弗吕格尔表示,会谈中涉及了人权问题,但没有谈到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令,因为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而必须同欧洲和美国的伙伴国家进行协商。普弗吕格尔补充说,解除对华武器禁令的先决条件是中国改善人权状况,以及缓解台湾海峡局势。这名基民盟政治家还强调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国际政治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与此相反,即将卸任的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周五下午同胡锦涛举行会晤后强调了自己依然支持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立场。“中国寻求与欧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当然这里关系到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问题。我依然坚持主张解除军售禁令,这是不会改变的。我相信欧盟内部会在这一问题上找到理智的解决办法。在此德国依然要与法国进行合作。”
新闻发布会上,胡锦涛对德国面临政府换届,但其对华政策将保持连续性表示了赞赏。周五下午,胡锦涛和施罗德共同参加了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奠基典礼。这将是设在德国的第一家中国文化中心,欧洲范围内除巴黎外的第二家。
中国国家主席此番访德的另一成果是带动了德中对话论坛的成立。周五晚,胡锦涛和联邦总统克勒参加了论坛成立大会。由此将德中两国多年来举行的法制国家对话的交流形式推广到了科技、教育、文化和新闻等领域。
胡锦涛为期三天德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中国江苏、山西和四川三省的友好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